白及粉
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基原: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炮制方法:白及粉 取白及除去杂质,粉碎成细粉。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用法用量:3-6g,口服。外用适量
药理作用
“
1.止血作用
白及块根浸出液制成膜,用于犬和兔的实验性创面出血,膜可自行紧密黏着于创面,出血立即停止。1%白及液0.5ml注人蛙下腔静脉,可使血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家兔用试管法及毛细血管均证明静脉注射 2%白及液1.5ml/kg,可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并加速红细胞沉降率。白及对健康人血也有促凝作用,且浓度增加则作用增强。其促凝机制可能与抑制纤溶及轻度增强血小板因子Ⅲ的活性有关。
2.对黏膜的保护作用
1%白及煎剂1.5ml/只,大鼠灌胃给药,能明显减轻由盐酸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用胃内源性前列腺素(PG)合成阻断剂吲哚美辛(消炎痛),可翻转白及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因此白及的作用机制不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可能是通过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 PG实现的。
3.抗肿瘤作用
白及葡萄糖注射液对大鼠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为块茎中含量较多的黏液质。白及粉粒具有强大的永久性、中心性血管栓塞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肝癌血管栓塞剂。
4.抗菌作用
白及在试管内能抑制革兰阳性菌,且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亦能抑制奥杜盎小芽胞癣菌。联苄类化合物3,3'-二羟基-2',6'-双(对羟苄基)-5-甲氧基联苄和3,3'-二羟基-5-甲氧基-2,5',6-三(对羟苄基)联苄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和加得那诺卡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真菌如白念珠菌和须发癣菌也有较弱的抑制作用。二氢菲类化合物4,7-二羟基-1-对羟苄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和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也与上述联苄类有相似作用,但较弱。另一个联苄类化合物2,6-双(对羟苄基)-3',5-二甲氧基-3-羟基联苄作用更弱。白及联菲 A、B、C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与龋齿形成有关的突变链球菌有抑制作用,B的作用最强;山药素Ⅲ和3'-O-甲基山药素Ⅲ对突变链球菌的某些株也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5.配伍
白及和川乌配伍研究表明,白及与生川乌配伍毒性相加,白及与制川乌配伍毒性为拮抗;两药配伍应用,不影响各自的药效。
”
临床组方
1.治咯血
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人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
——《证治准绳》
2.治肺叶痿败,喘咳夹红者
嫩白及四钱研末,陈阿胶二钱。冲汤调服。
——《医醇媵义》
3.治肠胃出血
白及、地榆各等量。炒焦,研末。每服3g,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治一切疮疖痈疽
白及、芙蓉叶、大黄、黄柏、五倍子。上为末,用水调搽四周。
——《保婴撮要》
5.治跌打骨折
酒调白及末二钱服。
——《永类钤方》
6.治鼻渊
白及,末,酒糊丸。每服三钱,黄酒下,半月愈。
——《外科大成》
7.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数不止
白及、凤凰衣、桑螺蛸等分。人猪脬内煮烂食之。
——《梅氏验方新编》
本文只用于学术交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00~17:00)
010-5876-8157药物警戒(不良反应及质量反馈):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00~17:00)
010-6168-3888 转 8086 或 8128(其他时间)13301266788
点击在线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收集表
其他事宜请拨打:
010-6168-3888 转 808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