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菊
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基原:本品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5~10g。
药理作用
“
1、抗菌抗病毒作用
菊花水煎液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菊花水浸液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有抑制作用。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对照,空斑形成率减少50%。另外菊花还具有抗艾滋病作用,从其中分离得到的金合欢素-7-O-B-D-O 吡喃半乳糖苷是抗HZV的新活性成分,且毒性相当低。
2、对冠脉的作用
菊花制剂具有明显增加离体兔心、在体犬心冠脉流量的作用,可使由刺激脑中枢引起的缺血性心电图 ST段压低的状况得到改善,提高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性。杭白菊制剂的酚性部分可以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并对家兔的心、肝、肾功能无明显毒性作用。菊花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实验性冠脉粥样硬化或供血不足的实验动物,能增加血流量和营养性血流量,还有加强心肌收缩和增加耗氧量的作用。
3、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菊花水煎剂能抑制大鼠肝微粒体中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的活力,激活胆固醇羟化酶,从而起到加速胆固醇代谢的作用。菊花提取物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升高有明显改善作用,对于正常的基础饲料组大鼠,菊花提取物能保持血清总胆固醇基本不变,而提高有保护作用的HDL浓度,降低有危害作用的LDL浓度,在高脂膳食情况下具有抑制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升高的作用。
4、延缓衰老作用
菊花能明显延长家蚕的寿命,可使谷胱甘肽过氧化降低。菊花提取物可以提高小鼠心脑耐缺氧能力,延长生存时间。杭白菊还有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研究菊花提取物对生物膜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菊花提取物可以进入细胞膜的甘油酯而起保护作用。
”
临床组方
1、治太阴温病,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
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桔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每日三服。
——《温病条辨》桑菊饮
2、治偏正头痛
甘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
——《卫生易简方》
3、治风头旋
甘菊花(开者),上件药九月九日取曝干者作末,以糯米饭中蒸熟。每一斗米,用五两菊花末,溶拌如常醖法,多用细曲为良。候酒熟,即压去滓,每暖一小盏服。
——《圣惠方》菊花醖酒方
4、治热毒风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
菊花(焙)、排风子(焙)、甘草(炮)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散,夜卧时温水调下三钱匕。
——《圣济总录》菊花散
5、治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目赤肿痛,久视昏暗,迎风流泪,怕日羞明,头晕盗汗,潮热足软
枸杞子、甘菊花、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白茯苓、牡丹皮、泽泻。炼蜜为丸。
——《医级》杞菊地黄丸
6、治腰痛
菊花二升,芫花二升,羊踯躅二升。上三味,以醋拌令湿润,分为两剂,内布囊中蒸之,如饮一斗米许顷,适寒温,隔衣熨之,冷即易熨,痛处定即差。
——《外台》
7、治肿毒疔疮,即时消散
白菊花四两,甘草四钱。水三碗煎一碗,冲热黄酒服。
——《仙拈集》二妙汤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00~17:00)
010-5876-8157药物警戒(不良反应及质量反馈):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00~17:00)
010-6168-3888 转 8086 或 8128(其他时间)13301266788
点击在线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收集表
其他事宜请拨打:
010-6168-3888 转 808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