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2岁,小学教师,2007年11月17日初诊。肾移植术后5年,常服环孢素及酶酚酸脂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半月前不慎受凉致发热咳嗽,经X线拍片检查,以肺部感染收住某医院内科治疗,经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炎琥宁等药输液治疗10d咳嗽虽有案例酮-舒巴坦、炎琥宁等药输液治疗10天,咳嗽虽有好转,发热未见明显好转,仍需退热药维持。复查:体温 37.8℃,咽部不充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啰音,X线示两肺云絮状影无明显改善。现证:身热,轻咳,身困不适,动则略喘,时有烦躁汗出,恶风不甚,纳食不馨。舌淡红,脉缓无力。
此乃卫气不足,营卫失和,汗不得畅,肺宣不利之证。治宜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处方:桂枝(去皮)9克,白芍9克,甘草(炙)6克,生姜9克,大枣(切)9克。1400ml水煎至600ml,2次量,每小时1服,放至温热喝下,盖厚被出汗,汗出透为止,出汗后避免吹风受寒。当天下午5点服药2次没出汗。于是嘱咐他再服1次,多饮水加盖被子半小时后出汗,叮嘱患者调整被褥厚薄,以免大汗,2小时后可以起床,切记避风。第二天后说出完汗后一身清爽,一夜没有再发热,早晨起来胃口大增,不再咳嗽。最后叮嘱患者谨避风寒,饮食宜清淡、适量,剩下的药一日服2次,不需要出汗,吃完药则患者痊愈。
刘某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受风寒之邪,当晚发高烧,体温达39.8℃,自己感觉全身发冷,虽然盖了两床棉被,但是仍然感觉到很冷,发抖,周身关节痛,不出汗,皮肤滚烫并且经常咳嗽。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用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服用1剂药后,盖被子出汗,身体出汗后症状消失。
按语:麻黄场为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易生它变,不少临床医生畏惧麻、桂,不敢投用。一见发热,便认为是温热之证,滥用车凉之品,反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或致久咳不已,或致低烧不退,或致咽喉不利等,不一而足。盖表实证之发热,乃由卫阳闭郁,正邪交争所致,故发热必伴有恶寒。这与温热病的发热不恶寒,并伴有口渴伤津之候,有其本质的区别。风寒郁闭卫阳,故直须辛温发汗,寒随汗出,卫气一通,则发热自退,即《内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也。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
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张某,男,36岁,厨师,1997年2月6日初诊。四年前,患者在海南工作,当地气候比较炎热,再加上从事烹炒,每天汗流浃背,气门洞开,为了消暑,经常用冷水冲洗,因此经常感觉关节发凉,阴气已经内侵,阻塞气机。至1999年10月间,因家事不称心而震怒,精神怫郁,感觉胃脘堵塞,过了一夜,腹部胀满,局部膨起,竟然比胸肌还高,当时以“肝炎”治疗,毫无效果。不得不求助中医治疗。于1999年12月冬,见周身发痒起疙瘩,用扑如敏,强的松,薄荷加洒精外涂均无效.连皮肤抓破也不能止痒。因而四处求医,经各大医院诊断,才否认了不是“肝炎”,但服用中西药三年多,未见效果。
初诊时见患者面带恐怖,自诉腹胀,胃脘胀满上攻、头胀、头昏,眼胀,目珠发凉,心烦,口干苦,全身气窜而胀,难以名状,苔自脉弦。
羌海10克 秦艽15克 生石膏50克 赤芍20克
红花15克 乌药15克 川芎15克 白芷15克
僵蚕15克 青皮15克 天麻10克 槟榔15克
以此方出入月余,共服药三十八剂,前症基本平复。偶有心烦、惊悸、头昏。
二诊:改拟补血和气安神,以四物汤合柴胡加龙牡汤加减。再诊,服药十来天,每周仅有两三次轻微胃胀、头昏,余症部消失,仍以前方调理。
此病起于精神怫郁,怒则气上,经云:“怒伤肝,悲胜怒。”悲乃肺志,若肺之治节行,则金能平木,使所顺而下降,病即可平。但肺气已因酷暑先耗,复因冷水灌浴,气机闭塞,郁而生热,热欲透而不能,故身痒起疙瘩。今遇肝木横恣,肺气即病,不但无力制肝,反而助纣为虐,使逆气勃发,病人痛苦异常。其目珠发凉,乃因气郁不达于窍。拟用乌药顺气汤化裁,加入辛凉宣散之品,即能疏肝顺气和中,又为宣达气机,使气有出路,气机一复,则诸症可平。
患者张某,河南人。恶风、恶寒、汗出三天。患者三天前受凉后,出现头疼、恶风、恶寒、发热,在本地三甲医院按感冒治疗,案例治疗三天无效,具体用药不详,病情加重,出现恶心干呕,因H1N1在本地出现过一例,担心自己是否得了H1N1,精神焦虑,经朋友介绍寻求中医治疗,症状同前,舌苔薄白,六脉浮细而缓。
分析:伤寒论云: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例乃桂枝汤证,告知病人一剂中药就好。患者不太相信,说只要你一剂治好,我给你宣传!
诊断:感冒(太阳中风证)治疗: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处方:桂枝25g 白芍30 g生姜20 g大枣10g 防风30g 黄芪20 g知母10g一剂。
疗效:患者痊愈。
翌日下午病人正常出差身体无恙,三天后携带家属及同事5人过来就诊。
现在很多中医自卑,认为中医效果不如西医,临床上思想展不开,束手束脚,治疗疗效不好。我们不能怪老祖宗,只能怪咱们没学好,没有想通其中的道理,上面的病例,患者在医院花了200多元无效,用中药不到10元就搞定了,这样的病例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复兴中医,我们一定要对中医充满兴趣和热情,相信中医,坚信它的临床疗效,这是前提。
Business Hotline:
010-58768157WeChart